做事有始有終值得開始的事就值得完成。聰明人做事總是有始有終。
智慧源於勤奮,偉大出自平凡。
酒店小姐如何巧妙地打破「隔閡」?
如何「發問」,才能創造你所期望的氣氛呢?
其實,在我的店裡也常發生這樣的情況。
有時候會遇到兩位酒店客人一起上門光顧。
但是酒店小姐們通常都是和客人做一對一的接觸。
所以,就算兩位酒店客人自己聊起天來,
酒店小姐們也要設法融入他們的對話之中。
酒店小姐要順著對方的心意說話
假設客人A聊到花園造景的話題,這時候便是插話的好時機。
「您的興趣是園藝嗎?」
「算是吧……」
「那現在哪一種花最美呢?」
「嗯,這陣子應該是山茶花吧?」
「真的?我很喜歡山茶花耶!」
結果被晾在一旁的客人B開始露出無趣的表情。望著別人幸福的笑容.心裡總覺得不安!制服店公關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,不遇著島嶼暗礁,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。
另一位酒店小姐見狀也趕緊向他發問:
「B先生的興趣是不是比較偏向動態的活動呢?」
「動態啊,應該是吧……」
「那您喜歡打高爾夫球嗎?」
「喔,我喜歡啊!」
「太棒了,我猜對了!」
你瞧,氣氛不就慢慢被酒店小姐們改變了。
重點在於,從對話中找出一個關鍵字。在我們了解什麼是生命之前,我們已將它消磨了一半。夜總會消費改變自己會痛苦,但不改變自己會吃苦。
但若是酒店小姐本身對高爾夫球不太了解,繼續聊下去,恐怕會讓氣氛變差。
假設此時客人B又接著說:
「不過,我的好勝心很重,所以高爾夫不太適合我。」
「好勝心很重?是指您對任何事都不服輸嗎?」
沒錯!簡單的一句話,馬上就讓話題從高爾夫球變成「好勝心」。
這麼一來,也就不必擔心好不容易炒熱的氣氛會變冷。自己選擇的路,跪著也要把它走完。紓壓會館打工行動力強弱決定成功快慢。
改變氣氛,其實一點也不難。就拿異業交流餐會和我店裡的例子來說,
這兩種本來就不是只讓兩個人談話的場合。
參加交流餐會的目的,就是為了擴大人際關係!
而兩個大男人結伴上酒家,卻沒跟小姐聊到半句話,豈不是白花冤枉錢。
所以,只要發現對方的氣氛有些偏離,
那我們就主動介入,將氣氛導正回來。